2022年9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低维和表界面物理相关的研究组举办了首届内部学术交流会。来自蔡鹏、程志海、陈珊珊、季威、刘灿、刘易和王善才等7个研究组的12位报告人,20余位线下参与人和近30位线上参与人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7个研究组的负责人协商约定,交流会每年一次,轮流组织,仅限内部交流,报告内容不照相、不泄露。

2022年9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低维和表界面物理相关的研究组举办了首届内部学术交流会。来自蔡鹏、程志海、陈珊珊、季威、刘灿、刘易和王善才等7个研究组的12位报告人,20余位线下参与人和近30位线上参与人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7个研究组的负责人协商约定,交流会每年一次,轮流组织,仅限内部交流,报告内容不照相、不泄露。
近日,物理学院季威教授研究组联合深圳大学孔祥华副教授研究组在Nanoscale Horizons发表题为“Kagome electronic states in gradient-strained untwisted graphene bilayers” 的通讯论文 ,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论文[Nanoscale Horiz., 2025,10, 1956-1964]。
2025年5月9日至12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院季威教授与研究组五名在读博士生(戴佳琦、王人宏、刘泽宇、张宗钦、李文考)及五名原研究组博士生毕业生(孔祥华、王聪、周谐宇、伍琳璐、郭的坪)共十余人赴成都...
近期,物理学院季威研究团队与武汉大学合作,成功合成单层Mo33Te56材料,获得了了近费米能级的电子平带,发现了平带电子演化导致的磁性与关联绝缘态。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为量子材料设计和表征测量提供了新思路与视角。
物理学院季威教授研究组与武汉大学组成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合,揭示了单层三氯化钒(VCl3)中反铁磁性与铁电性共存的新机制,并发现范德华界面相互作用在磁-电共存中的调控作用,为二维多铁性材料的研究和新型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