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二维材料的近期研究进展”获《物理学报》2024年度最有影响论文

Oct 22, 2024 | Honors & Awards

2024年10月11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在海口举行,在第六届中国物理期刊专场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院季威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磁性二维材料的近期研究进展”(作者:刘南舒,王聪,季威,物理学报,2022,71(12):127504 doi: 10.7498/aps.71.20220301)荣获了《物理学报》杂志颁发的“《物理学报》2024年度最有影响论文奖”。

磁性二维材料是2017年兴起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其材料种类丰富、物理现象新奇,也是自旋相关电子信息器件小型化的关键材料,各国争相投入大量研究资源。《磁性二维材料的近期研究进展》一文系统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从磁长程序的形成机制出发,介绍了磁性二维材料的分类方式和合成手段,讨论了其磁性耦合机制、调控手段和潜在应用等。该文理论—实验并重,结合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着重讨论了这类材料特有的磁耦合机制和调控手段。该文为初入该领域的我国青年学者提供了鲜有的、由浅入深的系统性中文文献,被多篇博士、硕士论文引用;也为一线研究人员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篇中文综述已被至少18篇英文论文引用(WoS数据)。

据悉,本次奖项的评定,学会综合考虑文章的创新性,以及在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的总被引频次、他引频次、施引期刊的影响力和广泛性等,经编辑部初选,正副主编审定,从《物理学报》2020—2022年发表的2708篇文章中筛选出7篇研究论文,授予“《物理学报》2024年度最有影响论文奖”。

DOI: 10.7498/aps.71.20220301

季威研究组参加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表界面科学会议

季威研究组参加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表界面科学会议

2025年5月9日至12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院季威教授与研究组五名在读博士生(戴佳琦、王人宏、刘泽宇、张宗钦、李文考)及五名原研究组博士生毕业生(孔祥华、王聪、周谐宇、伍琳璐、郭的坪)共十余人赴成都...

季威研究组合作发现单层笼目材料新关联物态

季威研究组合作发现单层笼目材料新关联物态

近期,物理学院季威研究团队与武汉大学合作,成功合成单层Mo33Te56材料,获得了了近费米能级的电子平带,发现了平带电子演化导致的磁性与关联绝缘态。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为量子材料设计和表征测量提供了新思路与视角。

研究组合作揭示单层二维材料中磁—电共存新机制

研究组合作揭示单层二维材料中磁—电共存新机制

物理学院季威教授研究组与武汉大学组成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合,揭示了单层三氯化钒(VCl3)中反铁磁性与铁电性共存的新机制,并发现范德华界面相互作用在磁-电共存中的调控作用,为二维多铁性材料的研究和新型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研究组二维界面磁电调控合作研究获新进展

研究组二维界面磁电调控合作研究获新进展

王聪副研究员、季威教授等与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与高精密电容测量,观察到双层石墨烯与CrOCl异质结中的磁电协同控制行为。相关成果于2024年12月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